下载APP
公众号

抑郁症有多可怕?自杀率是常人10倍

图片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有人说,抑郁症就像一个人拿电视遥控器,按了几百个台都是雪花,最后他终于累了,按下了关机键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在中国,抑郁症患者已超过 1 亿人,那有哪些保险,可以带给他们一些保障呢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然而,此外,我更希望我们能对抑郁症有更多地认识和觉察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对自己,要相信生活再苦,都还会有甜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对他人,不要忽略微弱的 “ 求救信号 ”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有时候,陪伴和倾听,会是最好的解药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今天来和大家谈一谈,为什么抑郁症的危害这么大?患病后该如何买保险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图片        

抑郁症,心灵的感冒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我们经常听到别人会说:“最近好郁闷啊”、“心情不是很好”,这些都不算是抑郁症,大部分人只是一时的情绪烦躁,过几天就好了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而真正的抑郁症,是一种精神疾病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抑郁症,到底是什么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被称为“心灵的感冒”的抑郁症,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,患者通常有以下表现症状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情绪低落:没有任何事能提起自己的兴趣,怀疑生命的意义,感到空虚和绝望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思维迟缓:说话和思考都明显变慢,记忆力下降,脑子空空的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活动减少:每天都很疲惫,什么也不想干,连吃饭、刷牙这种小事也会觉得很麻烦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患者常常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还连累了他人,严重的会认为只有死亡才能解脱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但其实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问题,它跟社会环境、生理因素等也有很大关系,比如有些宝妈患了产后抑郁症,主要是受到激素变化的影响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抑郁症,如何自我检查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虽然抑郁症患者很多,但是去医院寻求帮助的人却不到10%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在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人要么不了解抑郁症,要么充满歧视和偏见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患者不敢把病情告诉他人,因为害怕得不到他人理解的同时,还会受到一句“真是玻璃心”,于是一个人在泥沼里苦苦挣扎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如果想看看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,可以参照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·斯皮策教授的「 抑郁自评量表 」,每个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打分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图片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把分数相加后,可以得出以下结果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0-4 分:没有抑郁倾向        

5-9 分:有轻度抑郁倾向        

10-19 分:有中度抑郁倾向        

20-27 分:有重度抑郁倾向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这里要提醒一下,自测表并不能取代医生的诊断,这种病一般无法自愈,如果你有中度及以上抑郁症状,建议尽快去医院进一步检查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抑郁症,为什么影响买保险?
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事情,抑郁症患者也有保险需求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但在实际情况中,他们在投保时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,这是为什么呢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主要有三个原因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1、有自杀自残倾向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根据统计,80% 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自残倾向,而成功自杀的患者占 15% 左右,每年超过 20 万人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另一方面,《保险法》规定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投保两年后自杀,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(例如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)在两年内自杀,保险公司都是需要理赔的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为了避免这些理赔,保险公司对抑郁症患者的审核会相对严格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2、药物依赖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抑郁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,会有药物依赖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而具体表现为:精神萎靡、体重非常轻,这也会诱发心血管、免疫系统等疾病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所以重疾险和医疗险的核保,对抑郁症有严格要求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3、复发率太高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要根治抑郁症很难,即使是已经治愈的患者,一年内的复发率也高达 30-40%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由于抑郁症的风险难以预测,因此保险公司核保时都会十分谨慎,大多公司都不太敢承保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图片        

抑郁症,线上如何快速投保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,抑郁症的患病风险也逐年升高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这里,我总结了健康异常的 3 个投保技巧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健康告知:选择健康告知中,没有询问抑郁症、精神疾病类的保险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智能核保:尝试线上智能核保产品,可能可以除外、加费承保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多家投保:同时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,然后选择核保结果最满意的一家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为了方便大家,我们测试了数十款线上的保险产品,总结出抑郁症投保攻略,同时对于焦虑症、强迫症等精神类疾病,也可以参考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抑郁症,医疗险怎么买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通过线上智能核保,筛选出 3 款抑郁症也可以投保的百万医疗险,和一款防癌医疗险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图片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通过上图可知,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想要保障最好:平安e生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这款产品没有要求治愈时间,即使是目前患病的也能投保,不过所有精神类疾病都会除外,比好医保的除外范围更广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想要补充保障:全民保的健康告知里没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,可直接投保。但这款产品不保证续保,大家作为补充就好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产品对于自杀自伤、精神障碍导致的治疗费用,是不赔的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除了百万医疗险安享一生尊享版这类防癌医疗险也可以考虑一下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抑郁症,能买意外险吗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绝大部分意外险都没有健康告知,通常要求是“能正常生活和工作”就可以投保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对轻度抑郁症患者,一般也是可以投保的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但即便可以投保,大家也要注意看免责条款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经查阅,便于抑郁症患者购买的意外险主要有三种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图片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直接说结论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优先选择:A 类产品最友好,只对自杀自伤免责,没有对精神疾病有专门规定,比如小蜜蜂意外险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尽量避免:C 类产品对患有精神疾病期间的所有意外都免责,这个就要严格得多了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因此大家在购买意外险时,最好先了解清楚免责条款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3、抑郁症,寿险能赔吗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寿险是以死亡为赔付条件,而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平常人高很多,所以大多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承保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如果线上产品无法满足需求,大家也可以试一试线下,可以多投几家试试,增加投保成功的可能性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4、抑郁症,重疾险是否可以购买?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在售的重疾险支持抑郁症患者投保的产品,寥寥数几。如果有这方面的健康异常,可以预约我们的【1v1咨询服务】,专业的核保老师,会结合病情为你选择更优的重疾险产品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图片
       

广发保险经纪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里,有一段特别经典的自白: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,要记住,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,都拥有你的那些优势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抑郁症患者除了保险,其实更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和尊重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或许简单的陪伴和包容,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身体有可能感冒,心灵自然也会生病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如果你面临抑郁的困扰,一定要及时就医,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愿生命有爱,愿逝者安息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图片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

免责声明:本文版权归文章作者所有,本平台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。如文中的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识产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

免责声明:本文版权归文章作者所有,本平台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。如文中的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线知识产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